唐大中三年,也就是公元849年,郭淑妃在深得皇太子李温宠爱之时,生下了一位极为可爱的女儿。这个小女孩眉目如画、天生丽质,后来被封为同昌公主。出生时的她令人喜爱,但有一件事令郭淑妃心中难以释怀,那就是公主年岁渐长,到了三四岁,仍旧口不能言,尽管她的容貌日渐美丽正规的股票配资网,郭淑妃心中难免感到失望和忧虑。
然而,一切的转机出现在某个宴会之上。当时,李温带着众妃与儿女们一同聚会,正当大家谈笑风生时,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——同昌公主忽然开口说话,声音清晰、字正腔圆:“今日得活矣!”这句话似乎是在表达她的久别重逢的喜悦,“我今天终于能够说话了”的意味清晰可见。这突如其来的话语令在场的人们大为震惊,李温与郭淑妃更是惊讶于女儿的突然表现,从此便对这位公主充满了特殊的宠爱,视她为不同寻常的存在。
数年后,唐宣宗李忱去世,作为皇长子的李温自然继承了皇位,成为唐朝的第十八任皇帝,即唐懿宗,他改名为李漼。在他登基为帝后,同昌公主依旧是他最宠爱的女儿。李漼不仅为她赐予了极为丰富的珍宝,而且几乎把大唐国库中所有的奇珍异宝都倾囊相赠,表露出他对女儿无比深厚的宠爱。郭淑妃作为母亲,自然也将同昌公主视为掌中宝,宠爱有加。为了保护公主,她更是迟迟没有安排女儿的婚事。
展开剩余76%直到咸通九年(868年),公主已满十九岁,按理说已经过了适婚的年纪,郭淑妃才最终为她挑选了合适的婚配对象——右拾遗韦保衡。李漼随即加封韦保衡为起居郎、驸马都尉,以示对其女婿的重视。郭淑妃此时已经是最得李漼宠爱之妃,公主的婚礼自然是非同一般。李漼命令婚礼一切从优,特别是公主的陪嫁部分,不惜一切代价做得极为奢华。
宫中调动了所有的奇珍异宝,供同昌公主挑选作为嫁妆。为了给公主婚后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,李漼还特意在皇宫附近的广化里挑选了一处上等的宅院,作为同昌公主的府邸。宫廷工匠被命令加班加点,修缮、装饰宅邸,甚至将窗户用珍贵的杂色宝石装点,耗费了数十万之巨。家中的用具也非金即银,连普通的器皿如井栏、药臼和槽柜都被金制成,连最普通的箕筐也用金线编织,闪耀的光辉让人目不暇接。为了婚礼更加隆重,李漼还额外赐予了公主500万贯作为嫁妆。
公主婚后,郭淑妃几乎每天都会前去女儿的府邸探望,和女儿及驸马一起饮酒作乐,直到天色已晚才回宫。她舍不得女儿离开自己,于是甚至在女儿府邸过夜,这种母女亲密无间的情感引发了宫中一些流言蜚语,纷纷传言说丈母娘与女婿关系密切,甚至有了不正当的臆测,但这不过是一些无稽之谈。
然而,幸福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。咸通十一年,同昌公主突患重病,短短十几天,病情迅速恶化,渐渐陷入昏迷。李漼和郭淑妃大为惊慌,立即命令宫中的御医全力治疗。几十名御医日夜轮流为公主诊治,几乎用尽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,但无论如何,公主的病情始终没有丝毫好转。眼看着公主奄奄一息,所有医官心急如焚,只有无奈叹息。终于,公主的病情在一日渐重,眼看着她的呼吸越来越微弱,白眼一翻,年仅二十岁的同昌公主就此离世。
李漼和郭淑妃痛失爱女,心如刀绞。为了纪念同昌公主,他们追赠她为卫国公主,并以“文懿”作为谥号。第二年,公主被安葬在少陵原,李漼更是下诏让朝廷官员为公主撰写挽歌辞,并命令驸马韦保衡为公主撰写神道碑,京兆尹薛能负责外监护,杨复景负责内监护,为公主举行了一场极为盛大的葬礼。出殡的那天,整个京师哀声一片,唢呐声悠扬,街道上撒满了厚厚的一层纸钱,气氛沉痛肃穆。
在韦府的庭院里,摆满了陪葬的金银财宝、锦绣珠玉,燃烧着的纸钱焚尽了,烟雾腾空而起,场面极为壮观,甚至韦府的人争着抢夺飞扬的金箔银箔。公主的灵柩开始起运,送葬队伍中文武百官与韦府家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,长达三十里,车队中承载陪葬金银财宝的车辆有120乘,所有的仪仗和明器都由金玉制成,奢华程度堪称空前。李漼和郭淑妃亲自前往延兴门送别爱女,直到灵柩远去,他们依旧含泪望着,心中悲痛欲绝。
公主的葬礼虽然盛大,但李漼内心的悲痛并没有因此得到缓解,反而将对女儿死因的愤怒转向了医官。他认为公主的死是由于医官们用药不当所致,于是将20多名御医抓捕并杀害,甚至连医官们的亲戚300多人也被囚禁入狱。为了平息这场冤屈,宰相刘瞻请求谏官们上疏劝解,可惜大家都明哲保身,无人敢站出来说话。刘瞻无奈亲自写了奏章劝告李漼要理性对待,但这份奏章却引来了李漼的暴怒,最终他罢免了刘瞻的职务,并将其贬为荆南节度使。之后,温璋也上疏劝谏,认为连累无辜,刑罚过重,应当释放医官们的亲戚。但李漼愤怒至极,将温璋贬为振州司马。温璋悲叹命运不公,最终在一夜之间自尽身亡。
可以说,同昌公主在生前享尽了父皇的宠爱,而死后又得到了极尽哀荣。她是当时朝廷中最为尊贵的公主之一,李漼则成为了典型的“宠女狂魔”正规的股票配资网,对她的爱溺爱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。遗憾的是,李漼在去世后的30多年里,唐朝最终走向了灭亡,正应了那句古话:“君王无道,国运必衰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睿迎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