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仅十九岁的李世民正规网上股票配资平台,在浅水原大战中展现了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非凡才华,这一战不仅让他赢得了李渊功臣集团的高度认可,也为他后来的夺嫡之争积累了宝贵的资本!但是,李渊的眼光远不止如此。击败了薛仁杲的西秦割据政权后,他接下来的目标又是什么呢?
李渊刚刚解决了薛仁杲,紧接着便将目标对准了自己亲自册封的凉王——李轨。李轨这个人可不是简单人物,他的经历也颇为曲折与传奇。原本,李轨是武威一带的地方豪强,智勇双全,文才武略俱佳。家族背景相当显赫,是姑臧的大地主,生活宽裕,但并没有仗势欺人,反而时常热衷慈善,帮助贫苦百姓,堪称一位当地的“孟尝君”。
隋炀帝大业年间,凭借自己的声望,李轨被任命为大隋武威鹰扬府司马。在薛举(西秦的建立者)起兵自立称帝的背景下(大业十三年,617年7月),李轨虽然心生觊觎,但也深知时机未到,只是默默召集一些与自己关系较好的官员商议对策。大家都知道薛举暴虐成性,儿子薛仁杲更是凶残,因此,李轨与众同僚达成共识,决定联合起来保卫河右,打破常规,为未来的局势变动做好准备。
展开剩余75%这场会议上,李轨最终被推选为领导人,原来大家都看中了“李氏当王”的预兆,觉得李轨应天命而起,便支持他成为联盟的首领。就这样,李轨一跃成为了凉州地方势力的代表,称为凉州的盟主。借助这股势力,他顺利占领了武威郡,接着自称河西大凉王,并依据隋朝的体制任命了自己的官员。李轨的霸业开始如日中天,名声远播。
然而,随着李轨的势力不断扩张,他的周边也开始发生了变化。西突厥阙度部落趁机自称阙可汗,并向李轨示好,李轨一向宽容大度,接纳了这支突厥骑兵,为自己所用。同年七月,李轨在征战过程中又取得了辉煌战果,击败了西秦的常仲兴,并顺利占领了张掖、敦煌等地,最终控制了河西五郡,成为了区域的强者。
然而,正当李轨志得意满时,来自关中的李渊却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行动。在清除西秦的薛仁杲后,李渊马上通过外交手段接触李轨,并邀请他结盟。李轨虽初时犹豫,但最终还是答应了李渊的请求,共同对付薛仁杲。
但李轨显然低估了自己的处境。在接到李渊的册封后,李轨的野心开始膨胀,不仅仅满足于“凉王”的身份,竟然在李世民与薛仁杲对峙之时,突然宣布自称皇帝,坐上了象征帝王权力的龙椅!这一举动无疑是在挑战李渊的权威,激起了李渊的极大愤怒。李渊心中早已决定,必须清除掉这位自命不凡的亲弟弟。
与此同时,李轨内部的矛盾也愈发严重。起初,梁硕作为李轨的谋士,深受信任,却因其防范胡人过于严格,逐渐得罪了李轨的胡人盟友安修仁。更为致命的是,梁硕还得罪了李轨的儿子李仲琰。李仲琰对梁硕的不尊重心生愤恨,联合安修仁在李轨面前不断诬陷梁硕,最终导致梁硕被李轨处死。这一举动彻底激化了李轨手下的分裂与不满,许多人开始心生叛意。
此外,李轨的执政并不顺利。他深信胡巫之术,并按照所谓的“大巫”指示修建“玉女台”,准备迎接天神的“玉女”,这不仅让百姓愤怒,甚至引发了民众的强烈反抗。而在粮荒爆发之际,李轨手头的家财根本无法应对灾情,百姓们的生存状况岌岌可危。为此,李轨决定开仓放粮,但由于官员的反对,他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,导致灾难加剧。
面对如此困境,李渊毫不犹豫地出兵讨伐李轨。武德二年二月,李渊通过外交手段与吐谷浑结盟,要求其出兵配合进攻李轨。同时,李渊直接动用军力,东面集中力量对付王世充,西面则迅速展开对李轨的围剿。
李轨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,但最致命的打击来自李轨手下的叛徒——安兴贵。安兴贵在李轨毫不警觉的情况下,投靠了李渊,并成功联合安修仁发动反叛。最终,安兴贵在李轨坚守的城下大喊:“大唐遣我来诛李轨,敢助之者夷三族!”这一喊声彻底瓦解了李轨阵营的士气,城中的军心迅速动摇,最终李轨被迫投降。
不久后,李轨被俘送至长安,李渊在面对这个昔日的“把兄弟”时,只是冷笑着下令斩首,连同李轨的家族一起清除。至此,李轨的短暂割据政权彻底瓦解,河西地区完全归入唐朝的版图。李渊接着安抚凉州地方势力,任命安兴贵与安修仁为高级将领,并派遣杨恭仁担任凉州总管,进一步巩固了李唐对这一地区的控制。
从大业十三年起兵,到武德二年被斩,李轨不过短短两年时间便从一位地方豪强变成了历史的牺牲品。此举意味着李唐彻底掌控了陇右和河西地区,为日后对外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那么,李渊接下来会将目光投向哪里呢?敬请期待下一期的精彩内容!
发布于:天津市睿迎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